目前,AAV(腺相关病毒)因其特异性启动子和血清型的特性,能够靶向多种组织的细胞,尤其在肝脏、肾脏和心脏等多个器官中表现出良好的靶向性。然而,在免疫细胞中的靶向性依然面临挑战。对于AAV感染的免疫细胞类型,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感染方法常常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。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类细胞的特征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。
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均属于白细胞,它们作为先天免疫系统的一部分,构成了抵御入侵微生物和外来颗粒的第一道防线。这两种细胞大多数来源于位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,首先需分化为常见的髓系前体细胞,随后再发展为粒细胞-巨噬细胞前体。这种细胞类型可以进一步转变为粒细胞前体(最终成为嗜碱细胞、中性粒细胞或嗜酸细胞),或者通过单核母细胞发展成前单核细胞,并最终演变为单核细胞,从而生成巨噬细胞。
单核细胞与巨噬细胞的起源同样来自造血干细胞,包括骨髓单核细胞和其他组织中的巨噬细胞。它们的细胞形态具有多样性,常见的有肾脏状细胞核及浅染细胞质。根据它们所在的位置和激活状态,这些细胞可以呈现圆形、长形或阿米巴样的形态,具有不规则的细胞核和丰富的细胞质。
这些免疫细胞能够在血液及各种组织中存活,从肝脏、肺、脾、淋巴结,到皮肤、胃肠道内壁及中枢神经系统,存活时间可从数小时到数月或数年不等。它们的功能包括环境感知、补充组织定位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、吞噬作用、巡逻与组织监视、促炎反应及其解决、组织迁移、血管生成、反应性氧种(ROS)的产生、抗原呈递及T细胞的增殖等。
在研究AAV感染的中性粒细胞时,可以选择使用cd11b启动子。具体验证可以参考相关文献,显示急性和慢性中耳炎(AOM和COM)是常见的中耳感染,可能导致听力损失及其他并发症。研究表明,巨噬细胞和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(Nrf2)通路在中耳炎的免疫反应及其消退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通过注射高剂量LPS(内毒素)确认AOM的诱导后,研究者使用LPS处理小鼠并通过鼓膜切开术提取中耳液。流式细胞术用于分选中耳液中的巨噬细胞,并使用ELISA检测巨噬细胞中的Nrf2水平。数据表明,较低的Nrf2水平与中耳液中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数量的增加显著相关,这反映出Nrf2的减少可能导致未治愈的AOM或COM的进展。
在当前的研究中,选择C57BL/6小鼠,结合尊龙凯时的AAV9载体与CD11b启动子,进行中耳内注射,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。此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制药和基因治疗领域的最新发展,并为相关病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策略。
总而言之,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炎症反应的机制,还为生物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视角。通过尊龙凯时的高质量实验工具,我们可以更有效地探索这些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,以及它们在不同疾病状态下的功能变化。
参考文献:[1] Human monocyte subsets and phenotypes in major 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s doi:10.3389/fimmu.2019.02035 [2] Macrophage cytokines: Involvement in immunit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 doi:10.3389/fimmu.2014.00491 [3] Nuclear morphologies: Their diversity and functional relevance doi:10.1007/s00412-016-0614-5 [4] Increased monocyte abundance as a marker for relapse after discontinuation of biologic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with deep remission doi:10.3389/fimmu.2022.996875 [5] Nrf2 orchestrates transition from acute to chronic otitis media through inflammatory macrophages doi:10.3389/fimmu.2023.1170388